时间:2023-04-13 18:52:43 | 浏览:138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汤先品的徒弟李克伦,在向采蜜板上每个洞里放一个蜜蜂幼虫,当采蜜板被放置蜂箱里后,蜜蜂就会往洞里补蜜,以滋养蜜蜂幼虫成长。等洞里蜂蜜满了后,就把洞里的密挖出来,以制作蜂王蜜。 张强 摄
汤先品在检查蜂箱。 张强 摄
每个蜂箱里都有蜂王,且只能有一个。图片中间体格较大的为蜂王。 张强 摄
汤先品每天都要给蜂箱作检查。 张强 摄
汤先品正在用铲子铲掉蜂箱里的公蜂巢。蜂箱里公蜂不能太多,否则会“天下大乱”,而且会影响产蜜量。 张强 摄
汤先品每天都要给蜂箱作检查。 张强 摄
李立芝把从蜂箱里采集来的蜂蜜倒入桶中。 陈家乐 摄
李立芝用摇蜂蜜的机器把蜂蜜从夹板上取下来。 陈家乐 摄 5月26日,家住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桂树社区的汤先品正在打理蜂箱。古稀之年的汤先品与老伴李立芝和勤劳的“传粉专家”蜜蜂“打交道”已有40余年。 如何调动蜜蜂积极性、提高蜜蜂产蜜量、分辨花粉蜂蜜种类……说起“养蜜蜂、酿蜂蜜”,汤先品老人如数家珍。他说,光收集蜂蜜就有十几道工序,养蜂人要比蜜蜂更勤快。“养蜂需野外作业,基本靠手工操作,年轻人现在都不愿干。” 如今,汤先品的“汤氏蜂蜜”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慕名而来购买的人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汤先品目前留有150余个蜂箱,每年可给他带来数万元的收入,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有滋有味。 肥西县铭传乡有5.8万亩的山林,近47%的森林覆盖率,使得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成了该乡良好生态环境的标配,为相关的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强 陈家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听说传统养蜂的说法,而且是各大蜂蜜商家的口碑宣传关键词,不为别的,只因为传统养殖的蜜蜂产出来的蜂蜜质量实在是现代化养殖的蜂蜜无法比拟的。不过,从蜜蜂的发展来看,传统养蜂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大量高质量的蜂蜜,但是也一定程度上
说起蜂蜜相信我们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今天的蜂蜜市场,很多朋友喜欢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蜂蜜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要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一点也不为过。不可否认,我国是全球第一蜂蜜大国,当然,蜂蜜的劣质问题也比较凸显,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喂养白糖的
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常听说一句话,那就是蜜蜂非常勤劳,但是蜜蜂是不是真的很勤劳,我想这点只有蜜蜂最清楚,当然,蜜蜂有自己的交流系统,从我们人类对蜜蜂的研究来说,蜜蜂的交流系统和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人类的交流系统,主要以语言来构成,但是蜜蜂
2月13日,来自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镇的养蜂人刘德成,在云南易门县林士桥村旁的养蜂房内自杀,随后该消息在养蜂人的圈子里流传。安传远看到刘德成自杀的消息后,心酸不己。刘德成面对的困境,普遍存在于目前在云南养蜂的群体中。他告诉记者,刘德成是个老实人
2018-10-11 20: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锦说起蜜蜂,很多人眼前就会浮现一个身穿护具,手拿蜂具的养蜂人形象,耳边也很有可能已经响起“嗡嗡嗡”的蜂鸣声了……在很多外行人看来,养蜂是种危险的职业:和成千上万的蜜蜂朝夕相处、野外
导读:近日一朋友到我们蜂场购买蜂蜜,本来他们那边的也有蜂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会到我们蜂场购买蜂蜜而不是他家附近的蜂场,此话立刻引起朋友的兴趣,马上说他发现了他们蜂场的养蜂人总在夜间“干坏事”,还被他抓了个现行,所以不在他们那边购买蜂蜜。说实
导读:在养蜂的过程中很多朋友都会遇到中蜂与意蜂不能混养的问题,尤其是我们长期在外追花夺蜜的养蜂人,每次转地放蜂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遭受本地养蜂人驱离。驱离的方式往往有两种,一种情况是蜜源不足引发的本地养蜂人驱离外来放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