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18:56:09 | 浏览:524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4日讯(记者肖翩 通讯员龚蕾)坚守古法养蜂63个年头,不一样的蜂蜜成功走出深山。12月3日,第30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位于B4展馆的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展位上,显示屏循环播放着纪录片《崔家蜜事》,讲述了这款蜂蜜背后的故事。
在湖北十堰竹山县柳林乡,81岁的崔德兴是当地有名的养蜂人。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为原住民保留着纯净的自然生态,但也阻隔锁了山里人的致富路。
2018年,一场暴雨让老崔的蜂园遭到了重创,60多群蜜蜂,死的死、跑的跑,最后只剩下十几箱。“我也没办法,就是靠天吃饭吧。” 一辈子都在与老天较劲的老崔,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今年是老崔坚持古法养蜂63个年头,他对蜂蜜的品质追求到了极致,他用包袱将蜂蜜吊起来,让其过滤后自然滴落在容器里,“割一次蜜,要滴五六天。”在他眼中,养蜂既要“顺从天意”,保持原生态,产出最纯正的天然蜂蜜,又得“看天吃饭”。
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藏在深山众人知,得益于国家烟草专卖局赴竹山县挂职干部的帮扶。在充分了解当地山区生态特点和土蜂养殖传统的基础上,他们主动联系育蜂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社,在竹山县17个乡镇22个种烟村发展中华小蜜蜂养殖,帮助“崔家蜜”生产工厂提升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水平,打造出“崔家蜜”品牌。先进的技术理念、稳定的产品销路,成就崔德兴父子两代人的“甜蜜”事业,并让更多消费者看到货真价实的原生态甜蜜产品“崔家蜜”。
品质上乘的“崔家蜜”,赢得了市场青睐。每年此时,总有人慕名而来购买蜂蜜。在食博会现场,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崔家蜜”牌蜂蜜产品不仅有常规的瓶装、礼盒套装,还设计有袋装产品。“袋装蜂蜜,十分方便上班族,撕开一小袋即可冲泡。”湖北中烟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肖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夏末秋至,记者走进沙里瑶族乡那仰村牛蛙养殖基地,一畦畦覆盖着黑色纱网的水池映入眼帘,池里传来的蛙声此起彼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021年,那仰村立足区位交通便利和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准产业项目,积极在外招商引资,成功引进福建厦门蛙
考察团在东兰县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考察5月30日至6月1日,“海外侨界代表人士广西河池乡村振兴考察活动”在河池市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等14个国家的20多位侨界代表人士组成考察团实地考察“十三五”脱贫攻坚主战场河池市,共同
周末去怀化黔城双溪镇看油菜花,遇上正在打理蜂箱的赵师傅。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正是蜜蜂繁殖的季节,赵师傅忙得不亦乐乎。地上整齐地排放的蜂箱都是有蜜蜂的,该喂食的喂食,该分箱的分箱。一般来说,一箱一蜂王,有时候因为工蜂量不大,一个箱放两只蜂王,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4日讯(记者肖翩 通讯员龚蕾)坚守古法养蜂63个年头,不一样的蜂蜜成功走出深山。12月3日,第30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位于B4展馆的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展位上,显示屏循环播放着纪录片《崔家蜜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1日讯(通讯员 唐仲友 刘雨婷 廖芷谊)“唐书记,第一批虾子已出栏,卖了3.5万元,试养终于成功了!”今年,宁远县水市镇天堂山村8组村民蒋玉香放弃了东莞的高薪工作,毅然回乡创业,办起了基围虾养殖业,今年3月中旬开始虾苗下
说起蜂蜜相信我们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今天的蜂蜜市场,很多朋友喜欢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蜂蜜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要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一点也不为过。不可否认,我国是全球第一蜂蜜大国,当然,蜂蜜的劣质问题也比较凸显,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喂养白糖的
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常听说一句话,那就是蜜蜂非常勤劳,但是蜜蜂是不是真的很勤劳,我想这点只有蜜蜂最清楚,当然,蜜蜂有自己的交流系统,从我们人类对蜜蜂的研究来说,蜜蜂的交流系统和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人类的交流系统,主要以语言来构成,但是蜜蜂
2月13日,来自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镇的养蜂人刘德成,在云南易门县林士桥村旁的养蜂房内自杀,随后该消息在养蜂人的圈子里流传。安传远看到刘德成自杀的消息后,心酸不己。刘德成面对的困境,普遍存在于目前在云南养蜂的群体中。他告诉记者,刘德成是个老实人
2018-10-11 20: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锦说起蜜蜂,很多人眼前就会浮现一个身穿护具,手拿蜂具的养蜂人形象,耳边也很有可能已经响起“嗡嗡嗡”的蜂鸣声了……在很多外行人看来,养蜂是种危险的职业:和成千上万的蜜蜂朝夕相处、野外
导读:近日一朋友到我们蜂场购买蜂蜜,本来他们那边的也有蜂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会到我们蜂场购买蜂蜜而不是他家附近的蜂场,此话立刻引起朋友的兴趣,马上说他发现了他们蜂场的养蜂人总在夜间“干坏事”,还被他抓了个现行,所以不在他们那边购买蜂蜜。说实
导读:在养蜂的过程中很多朋友都会遇到中蜂与意蜂不能混养的问题,尤其是我们长期在外追花夺蜜的养蜂人,每次转地放蜂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遭受本地养蜂人驱离。驱离的方式往往有两种,一种情况是蜜源不足引发的本地养蜂人驱离外来放蜂
导读:其实对于养蜂人迁徙后,留下来的蜜蜂的命运,大多都是死亡的多,但是还是有部分可能会存活下来的,可以这么说,想要存活下来,蜜蜂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夜间迁徙蜜蜂就不会留下?其实这个问题蜂部落曾经写过,有网友说蜜蜂夜间都会回巢,只要我们在傍晚
对于冬天蜜蜂不产蜜,农村蜂农以什么为生的问题,从蜜蜂养殖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4个方面来考虑:1.不同行业的“冷冬期”2.蜜蜂的种类。3.养蜂人的工作形式。4.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不同行业的“冷冬期”从蜜蜂养殖这个行业来说,蜜蜂
“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实施与推进的重要路径。”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副主任杨非说。4月23日,一百余名优秀乡村教师齐聚银川,他们来自甘肃、青海、宁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北和新疆9个省份,他们接受了E
央广网西安11月23日消息(见习记者侯凯奇)“猕猴桃产业已经成为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成了乡亲们致富的源头,生活越来越幸福。”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周一村的一处猕猴桃包装厂房里,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驻周一村第一书记史立业告诉记者。周至当地村民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