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18:58:52 | 浏览:857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实习生 周吴军艳
7月13日,四川眉山,养蜂人胡建均已把蜂箱装车,做着出发前最后的准备。“太热了,要赶快去高原上。”
近日,韩国78亿只蜜蜂因异常偏高的气温集体“消失”的新闻引发热议。7月4日以来,四川迎来了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高温,根据四川省气候中心的数据,7月上旬全省平均气温26.0℃,较常年同期偏高2.8℃,为历史同期第1高位。
气象因素对蜜蜂养殖有哪些影响?作为养蜂大省,四川的蜂农们是否受到影响?
图由受访者提供
超过37℃ 蜜蜂育儿将受影响
眉山东坡区是四川第一养蜂大县,这里规范化养蜂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7家。
传承父辈三代养蜂技术的胡建均是东坡区德康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今年天气太热了。”胡建均说,养蜂人基本都逐花而居,每年7月,他都会往西北迁移,从红原、若尔盖,一直第一站就是阿坝,“正是花最多的时候。”
然而,今年由于车辆需要维修,胡建均的行程只有延期,正好遇到了高温。
“蜂群繁殖温度是34.5℃,低于或高于1℃,蜂群可自身调节;但超过37℃,育儿量就减少或者停止育儿。”胡建均说,自己在丹棱、彭山、仁寿都有蜂场,最近,他只能通过采取遮阴措施、开大巢门等方法来给蜜蜂降温。
此外,持续高温还影响了蜜蜂的“食物”。胡建均告诉记者,他的一个老乡最近带着蜂箱前往在四川广元剑阁采荆条花,“去了发现,太干了,植物严重缺水,没有蜜,蜜蜂没有吃的。我建议他赶快转到红原、若尔盖。”
高温也并非都是坏处。“今年大棚里的西瓜蜜就很好。”
图由受访者提供
气温太高 四川养蜂人往西北迁移
作为养蜂“大户”,胡建均还是决定要撤离高温地带,开始他的新一轮迁徙——去红原、若尔盖,经甘肃,进入青海。
“从理论上讲,每年高温时期,对蜂群都会有影响。”四川省蜂业学会一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在高温天气下,蜜蜂会停止采蜜,持续采水和扇风降温会导致蜜蜂消耗大量能量,不仅影响蜜蜂食物供给和幼虫哺育,还容易引发病虫害,导致蜜蜂死亡。
“蜜蜂既是个体,也是群体,就像掉头发,每天掉得多,但短时间里,对整个蜂群来讲,不会很明显。”该工作人员说,眉山东坡区的蜜蜂,西蜂蜂群占比比较大,以流动采蜜为主,“现在多数蜂农已经转到北方了,青海、甘肃这些地方去了。”
受气候影响 全球多地蜜蜂“躺平”
受高温影响的养蜂人不只在中国。
韩国权威媒体报道,该国4000多个蜂农饲养的大约78亿只蜜蜂集体“消失”,造成巨额损失,而幕后“黑手”直指,异常偏高的气温。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显示,今年1月到5月“天然蜂蜜”的平均进口价格达到每公斤433日元(约合3.2美元),与2021年全年价格相比几乎上涨一成。日本市场上消费的蜂蜜九成来自进口。经手日本国内两成进口蜂蜜的住商食品公司负责人说:“近几年各大蜂蜜生产国都因为气候异常等原因出现产量下降。”除了加拿大蜂蜜因为高温干旱出现减产外,东欧蜂蜜也因为开花期多雨而歉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实习生 周吴军艳7月13日,四川眉山,养蜂人胡建均已把蜂箱装车,做着出发前最后的准备。“太热了,要赶快去高原上。”近日,韩国78亿只蜜蜂因异常偏高的气温集体“消失”的新闻引发热议。7月4日以来,四川迎来了今年以来范围最
说起蜂蜜相信我们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今天的蜂蜜市场,很多朋友喜欢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蜂蜜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要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一点也不为过。不可否认,我国是全球第一蜂蜜大国,当然,蜂蜜的劣质问题也比较凸显,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喂养白糖的
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常听说一句话,那就是蜜蜂非常勤劳,但是蜜蜂是不是真的很勤劳,我想这点只有蜜蜂最清楚,当然,蜜蜂有自己的交流系统,从我们人类对蜜蜂的研究来说,蜜蜂的交流系统和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人类的交流系统,主要以语言来构成,但是蜜蜂
2月13日,来自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镇的养蜂人刘德成,在云南易门县林士桥村旁的养蜂房内自杀,随后该消息在养蜂人的圈子里流传。安传远看到刘德成自杀的消息后,心酸不己。刘德成面对的困境,普遍存在于目前在云南养蜂的群体中。他告诉记者,刘德成是个老实人
2018-10-11 20: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锦说起蜜蜂,很多人眼前就会浮现一个身穿护具,手拿蜂具的养蜂人形象,耳边也很有可能已经响起“嗡嗡嗡”的蜂鸣声了……在很多外行人看来,养蜂是种危险的职业:和成千上万的蜜蜂朝夕相处、野外
导读:近日一朋友到我们蜂场购买蜂蜜,本来他们那边的也有蜂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会到我们蜂场购买蜂蜜而不是他家附近的蜂场,此话立刻引起朋友的兴趣,马上说他发现了他们蜂场的养蜂人总在夜间“干坏事”,还被他抓了个现行,所以不在他们那边购买蜂蜜。说实
导读:在养蜂的过程中很多朋友都会遇到中蜂与意蜂不能混养的问题,尤其是我们长期在外追花夺蜜的养蜂人,每次转地放蜂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遭受本地养蜂人驱离。驱离的方式往往有两种,一种情况是蜜源不足引发的本地养蜂人驱离外来放蜂
导读:其实对于养蜂人迁徙后,留下来的蜜蜂的命运,大多都是死亡的多,但是还是有部分可能会存活下来的,可以这么说,想要存活下来,蜜蜂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夜间迁徙蜜蜂就不会留下?其实这个问题蜂部落曾经写过,有网友说蜜蜂夜间都会回巢,只要我们在傍晚
对于冬天蜜蜂不产蜜,农村蜂农以什么为生的问题,从蜜蜂养殖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4个方面来考虑:1.不同行业的“冷冬期”2.蜜蜂的种类。3.养蜂人的工作形式。4.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不同行业的“冷冬期”从蜜蜂养殖这个行业来说,蜜蜂
8月26日,重庆武隆区中午气温达到40℃,养蜂人李廷模的蜂箱已经转移到海拔近1200米的白马山上,但他还是发现山坡上的五倍子树成片地枯萎了。数百万只蜜蜂躲进蜂箱里,炎热包裹的丛林静悄悄。蜂业专家介绍,气温达到40℃,蜜蜂会基本停止采蜜,也会
导读:有天然的山林资源,各种花草树木,是不是可以在农村发展蜜蜂养殖,应该怎么操作的问题。就上面的这些条件来说,蜂部落认为养殖蜜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也应该考虑一些其它条件,比如当地的气候特点,蜜源的连贯性等,然后选择适合的蜂种进行养殖,蜂
导读:现在养蜂怎么样,想学习养蜂又不知道去哪里弄蜂种,有没有可以销售蜂种又可以教学的地方的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复杂,蜂部落总结下来为现在养蜂人的前景如何,有没有销售蜂种带有教学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分开看这个问题。现在养殖蜜蜂怎么样?对于
“吕老汉”正在管护蜂箱。 南充市顺庆区融媒体中心 摄中新网成都7月8日电 (祝欢 黎涛)“吕老汉,这么早就在摇蜂糖了啊!”“就是哦,张书记,早上凉快。”7月8日一早,在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芦溪镇油竹山村吕思洪家中,驻油竹山村第一书记张荥和村支
一个个蜂箱整齐排列在地面上,蜂箱间不时有蜜蜂嗡嗡飞舞。受访者供图一个个蜂箱整齐排列在地面上,蜂箱间不时有蜜蜂嗡嗡飞舞。受访者供图中新网绵阳9月16日电(何佳欣 杨勇)“为了确保蜜蜂秋繁正常,越冬平稳以及春繁顺利,要定期灭虫。”16日,在四川
导读:什么东西能把蜜蜂吸引在一起的问题,蜂部落认为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我们吸引的是什么蜜蜂,因为蜂群中的蜜蜂主要是工蜂,而我们想要吸引的蜜蜂可以分为散蜂和大量的蜜蜂三种情况,其实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已经证实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蜂人”现象,而集结散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