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19:00:04 | 浏览:809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1日讯在东西湖107国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与油纱路交会处,一顶军绿色的简易帐篷就是养蜂人赵改革临时的家。这位曾服役16年的老兵,过去是海岛哨所的哨兵,退役后回乡创业成为职业养蜂人。而他那顶搭在路边10多平方米的简易帐篷也如哨卡般,为来往司机无偿提供帮助。
穿着迷彩服追花采蜜,赊账为农户授粉
赵改革工作中。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摄
赵改革的帐篷很简陋,却十分整洁。床铺上,当兵时用过的军绿色棉被依旧如豆腐块般叠放一旁;床下,几双布鞋排成一字。两张木桌和冰柜摆放靠边,蜂蜜罐整齐地码放在桌面,平时换洗的衣服放在曾经用过的军用大背包里,几把常用的工具和女儿的照片被固定在帐篷侧面。
常年追花采蜜,四处转场,这处帐篷是赵改革一年中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今年37岁的他,是东西湖新沟镇街四大队的村民,2019年退役后,因为在部队有过养蜂的经验,于是回乡创业养殖蜜蜂。
“老家油菜花种植面积大,冬天又有不少草莓种植户,适合授粉采蜜,每年8月到第二年3月底,我都会在这里驻扎。”赵改革说,蜜蜂习惯在20℃到30℃的温度出动采蜜,因此往年的4月,会转场河南周口等地,等待那里的油菜花、洋槐开花;进入5月,就前往陕西宝鸡、延安等地;6月至7月,再回到湖北广水等地。
赵改革售卖的蜂蜜。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摄
转场各地时,赵改革就开着一辆小皮卡,带上帐篷、日常洗漱的用品和蜂箱,衣服则永远是那套在部队时穿过的作训迷彩服。退役3年,他几乎没穿过作训服以外的衣服,生活开支也很少,所有收入都交给了妻子。
然而,赵改革对他人却很大方。养殖蜜蜂,一部分收入依靠蜂蜜,还有一部分收入是把蜂箱卖给农户,让蜜蜂给农作物授粉。去年冬天,一位草莓种植户从赵改革这里买了一些蜂箱,由于资金周转有些困难,便和赵改革商量,等草莓卖了钱立刻还上这赊着的几千块钱,谁料后来遭遇虫害,农户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不少。赵改革与对方并不相熟,却宽慰他:这钱不着急,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再还。
赵改革正在打理蜂箱。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摄
一个蜂箱的价格是200元,遇到有困难的农户,赵改革就低价帮他们进行授粉。四大队负责人介绍,三年来,赵改革帮忙授粉的大棚有1500个,覆盖面积约4000亩,辐射范围延伸到汉南、蔡甸、云梦、孝感等地。“有些农户住得远,或者年纪大了,赵改革就开着自己的三轮摩托车给他们送蜂箱,一分钱运费都不要,最远的甚至送到过荆州。”这位负责人说道。
帐篷成了“哨卡”,为往来司机提供无偿援助
这处帐篷是赵改革的临时住所。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摄
在部队时,赵改革曾驻守海岛哨所看守营房设备。守在哨所里好几年,但他却不觉得孤独,每天忙养殖、干生产,有干不完的活儿。
赵改革告诉记者,如今养蜂的境遇和当时一样。虽然长年一个人在外,却总有做不完的事。他的生活规律,不需要闹钟,每天5时自然醒,打理蜂箱、放蜂采蜜,晚上9时则准时入睡。帐篷外不时有大车经过,他也丝毫不觉得吵。
住在路边的帐篷里,经常会有路过的司机、路人求助。一次,赵改革看到一位司机,正推着有故障的摩托车在国道上吃力地向前走。赵改革便上前帮忙,对方说自己的车不知是因为没油还是其他原因,走不了了,需要推到修车点。“最近的修车点都在四公里外,他一个人没法推,我就让他把摩托车推到我的三轮车上,我送他去。”赵改革说,到修车点后,对方执意要给现金表达感谢,他没要,后来,那位司机每次经过帐篷,都要特意过来打声招呼,喊一声“赵哥好”。
时间久了,赵改革发现这处帐篷能帮上不少人的忙。他常碰到电动车半路没电的人,就提供应急设备充电,也不收钱。还有些拉货的司机,看他帐篷旁有三轮车,会询问他能否帮忙拉货,有酬劳,赵改革总说,“忙我帮,钱我就不收了”。
今年,赵改革更加忙了,除了养蜂,还要操持家里20亩鱼塘,年初他又尝试养殖小龙虾,预计“五一”前后第一批小龙虾就将上市。养蜂的事业也因为口碑好,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我相信吃亏是福,你善待了生活,生活也会善待你的。”赵改革这样朴实地对记者说。(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通讯员许雅洁 徐梦)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说起蜂蜜相信我们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今天的蜂蜜市场,很多朋友喜欢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蜂蜜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要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一点也不为过。不可否认,我国是全球第一蜂蜜大国,当然,蜂蜜的劣质问题也比较凸显,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喂养白糖的
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常听说一句话,那就是蜜蜂非常勤劳,但是蜜蜂是不是真的很勤劳,我想这点只有蜜蜂最清楚,当然,蜜蜂有自己的交流系统,从我们人类对蜜蜂的研究来说,蜜蜂的交流系统和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人类的交流系统,主要以语言来构成,但是蜜蜂
2月13日,来自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镇的养蜂人刘德成,在云南易门县林士桥村旁的养蜂房内自杀,随后该消息在养蜂人的圈子里流传。安传远看到刘德成自杀的消息后,心酸不己。刘德成面对的困境,普遍存在于目前在云南养蜂的群体中。他告诉记者,刘德成是个老实人
2018-10-11 20: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锦说起蜜蜂,很多人眼前就会浮现一个身穿护具,手拿蜂具的养蜂人形象,耳边也很有可能已经响起“嗡嗡嗡”的蜂鸣声了……在很多外行人看来,养蜂是种危险的职业:和成千上万的蜜蜂朝夕相处、野外
导读:近日一朋友到我们蜂场购买蜂蜜,本来他们那边的也有蜂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会到我们蜂场购买蜂蜜而不是他家附近的蜂场,此话立刻引起朋友的兴趣,马上说他发现了他们蜂场的养蜂人总在夜间“干坏事”,还被他抓了个现行,所以不在他们那边购买蜂蜜。说实
导读:在养蜂的过程中很多朋友都会遇到中蜂与意蜂不能混养的问题,尤其是我们长期在外追花夺蜜的养蜂人,每次转地放蜂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遭受本地养蜂人驱离。驱离的方式往往有两种,一种情况是蜜源不足引发的本地养蜂人驱离外来放蜂
导读:其实对于养蜂人迁徙后,留下来的蜜蜂的命运,大多都是死亡的多,但是还是有部分可能会存活下来的,可以这么说,想要存活下来,蜜蜂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夜间迁徙蜜蜂就不会留下?其实这个问题蜂部落曾经写过,有网友说蜜蜂夜间都会回巢,只要我们在傍晚
对于冬天蜜蜂不产蜜,农村蜂农以什么为生的问题,从蜜蜂养殖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4个方面来考虑:1.不同行业的“冷冬期”2.蜜蜂的种类。3.养蜂人的工作形式。4.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不同行业的“冷冬期”从蜜蜂养殖这个行业来说,蜜蜂
导读:有天然的山林资源,各种花草树木,是不是可以在农村发展蜜蜂养殖,应该怎么操作的问题。就上面的这些条件来说,蜂部落认为养殖蜜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也应该考虑一些其它条件,比如当地的气候特点,蜜源的连贯性等,然后选择适合的蜂种进行养殖,蜂
导读:现在养蜂怎么样,想学习养蜂又不知道去哪里弄蜂种,有没有可以销售蜂种又可以教学的地方的问题,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