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19:00:54 | 浏览:833
罗启炎和梁菲夫妇摇出了今年的第一桶蜜。(本报记者 王希台 摄)
养蜂人,当代中国流浪春天的吉卜赛人,他们追赶花期,在全国各地安营扎寨,编织着春天的童话,酿造着春天的故事,播种着春天的希望。
在湘潭,也有这样一对养蜂人。他们是家住湘潭县杨嘉桥镇九江村的职业蜂农罗启炎和梁菲夫妇。
3月13日,在九江村的蜂场,46岁的罗启炎摇出今年的第一桶油菜花蜜。他说,今年春季雨水少,蜂蜜的质量挺不错。
罗启炎说,祖辈都是养蜂人,自己从小就开始接触蜜蜂,久而久之就成了“小蜂迷”。长大后虽然从事过多种工作,但最后还是选择养蜂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从十多岁跟随爷爷一起养蜂开始,罗启炎养蜂已有近30年。
疫情三年,养蜂人的日子也是“苦”的。
罗启炎夫妇养的是意蜂,每一个月左右就需要“转场”,即在不同季节前往不同地点“追花夺蜜”,错过花期对于蜂农来说损失不小。不仅如此,不少地区的果蔬目前主要依靠蜜蜂授粉,如果蜂农无法前往,还会对种植业产生较大影响。
疫情期间,因为道路不畅,罗启炎夫妇去年就被迫在一个地方多待了一个月,错失了下一个花期。
新的春天到了,罗启炎的脑海里,又画下了一张清晰的“追花图”。
南下广东茂名采集荔枝花将是他的第一站,花期结束于4月初折回湘潭采集紫云英,之后到达常德石门采桔花蜜,橘花花期短,只采10多天便驱车前往陕西关中地区夺取第一季洋槐蜜,之后于6月份抵达石家庄采集枣花蜜和荆条蜜。“河北漫山遍野尽是椿树、枣花与荆条,修整后我们最后到达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每年7月这里是浩瀚的油菜花海,遍地金黄。”罗启炎说,到9月,一场大风便让内蒙古气温下降到只有几摄氏度,他们就得南下了。
酿造世界上最甜蜜的食物,可是自己却承受着生活上和精神上双重的苦。养蜂人四海为家,风餐露宿。从广东到内蒙古,春的脚步匆匆,他们的脚步也匆匆。就那么一路赶过去、赶过去,生怕误了花期。
一年辛苦6个月,罗启炎夫妇能摇10多吨蜂蜜,主要销往合作的药厂。如今,养蜂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罗启炎也是供销部门主管的养蜂协会骨干成员。同时,夫妻俩也通过抖音记录养蜂生活,吸引了大批粉丝关注,也带动了蜂蜜销售。
3月13日17时,罗启炎和梁菲夫妇把300多箱蜂箱一一搬上货车,开启了他们今年追花夺蜜的第一站——广东茂名采集荔枝蜜。云开“疫”散,春暖花开,属于养蜂人新的春天来了,如果您想品尝原生态的蜂蜜,请致电13873293840。
本报记者 王希台 实习生 赵琪琳
说起蜂蜜相信我们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今天的蜂蜜市场,很多朋友喜欢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蜂蜜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要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一点也不为过。不可否认,我国是全球第一蜂蜜大国,当然,蜂蜜的劣质问题也比较凸显,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喂养白糖的
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常听说一句话,那就是蜜蜂非常勤劳,但是蜜蜂是不是真的很勤劳,我想这点只有蜜蜂最清楚,当然,蜜蜂有自己的交流系统,从我们人类对蜜蜂的研究来说,蜜蜂的交流系统和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人类的交流系统,主要以语言来构成,但是蜜蜂
2月13日,来自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镇的养蜂人刘德成,在云南易门县林士桥村旁的养蜂房内自杀,随后该消息在养蜂人的圈子里流传。安传远看到刘德成自杀的消息后,心酸不己。刘德成面对的困境,普遍存在于目前在云南养蜂的群体中。他告诉记者,刘德成是个老实人
2018-10-11 20: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锦说起蜜蜂,很多人眼前就会浮现一个身穿护具,手拿蜂具的养蜂人形象,耳边也很有可能已经响起“嗡嗡嗡”的蜂鸣声了……在很多外行人看来,养蜂是种危险的职业:和成千上万的蜜蜂朝夕相处、野外
导读:近日一朋友到我们蜂场购买蜂蜜,本来他们那边的也有蜂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会到我们蜂场购买蜂蜜而不是他家附近的蜂场,此话立刻引起朋友的兴趣,马上说他发现了他们蜂场的养蜂人总在夜间“干坏事”,还被他抓了个现行,所以不在他们那边购买蜂蜜。说实
导读:在养蜂的过程中很多朋友都会遇到中蜂与意蜂不能混养的问题,尤其是我们长期在外追花夺蜜的养蜂人,每次转地放蜂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遭受本地养蜂人驱离。驱离的方式往往有两种,一种情况是蜜源不足引发的本地养蜂人驱离外来放蜂
导读:其实对于养蜂人迁徙后,留下来的蜜蜂的命运,大多都是死亡的多,但是还是有部分可能会存活下来的,可以这么说,想要存活下来,蜜蜂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夜间迁徙蜜蜂就不会留下?其实这个问题蜂部落曾经写过,有网友说蜜蜂夜间都会回巢,只要我们在傍晚
对于冬天蜜蜂不产蜜,农村蜂农以什么为生的问题,从蜜蜂养殖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4个方面来考虑:1.不同行业的“冷冬期”2.蜜蜂的种类。3.养蜂人的工作形式。4.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不同行业的“冷冬期”从蜜蜂养殖这个行业来说,蜜蜂
导读:有天然的山林资源,各种花草树木,是不是可以在农村发展蜜蜂养殖,应该怎么操作的问题。就上面的这些条件来说,蜂部落认为养殖蜜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也应该考虑一些其它条件,比如当地的气候特点,蜜源的连贯性等,然后选择适合的蜂种进行养殖,蜂
导读:现在养蜂怎么样,想学习养蜂又不知道去哪里弄蜂种,有没有可以销售蜂种又可以教学的地方的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复杂,蜂部落总结下来为现在养蜂人的前景如何,有没有销售蜂种带有教学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分开看这个问题。现在养殖蜜蜂怎么样?对于
导读:什么东西能把蜜蜂吸引在一起的问题,蜂部落认为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我们吸引的是什么蜜蜂,因为蜂群中的蜜蜂主要是工蜂,而我们想要吸引的蜜蜂可以分为散蜂和大量的蜜蜂三种情况,其实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已经证实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蜂人”现象,而集结散蜂
罗启炎和梁菲夫妇摇出了今年的第一桶蜜。(本报记者 王希台 摄)养蜂人,当代中国流浪春天的吉卜赛人,他们追赶花期,在全国各地安营扎寨,编织着春天的童话,酿造着春天的故事,播种着春天的希望。在湘潭,也有这样一对养蜂人。他们是家住湘潭县杨嘉桥镇九
来源:【读特】开栏的话癸卯兔年临近,深圳特区报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现场感受广大市民不畏困难创新奋进的活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6日起推出“新春走基层”栏目。敬请垂注!冬日暖阳,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大安村
导读:蜜蜂怕不怕冷的问题,必然是怕冷的,只是说蜜蜂随着种类的不同和区域的不同怕冷程度不一样而已,关于这点其实养蜂人是最清楚的,只要是养蜂的人都知道,蜜蜂日常管理中有两个季节比较难管理,其中就包含了冬季,因为冬季要给蜜蜂越冬,这也充分说明了一
养蜜蜂是一项不错的甜蜜事业,不仅能够收获最纯正的天然蜂蜜,还能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专业养蜜蜂虽然比较辛苦,但是与世无争,还能养家糊口。业余养蜜蜂就比较有乐趣了,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享受养蜜蜂所带来的喜怒哀乐。许多人都有喝蜂蜜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