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19:03:33 | 浏览:1148
来源:人民网-西藏频道
初夏时节,草长莺飞,雅砻大地,生机勃勃。进入六月,西藏山南市错那县觉拉乡的村民们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200箱乡村振兴蜜蜂。
“去年亮富给我送了几箱蜜蜂,两个月就赚了8000元。今年我们大家都想养,其他村的也想养。”山南市错那县觉拉乡扎洞村村民普巴占堆告诉记者。
张亮富在取蜜。路家兴摄
普巴占堆口里的亮富是来自贵州的养蜂人张亮富。2015年他带着自己的蜜蜂大军第一次进藏,几乎跑遍了西藏所有开花的地方,最终选择在山南安营扎寨。“无污染的水质、干净的空气、大片天然的蜜源,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了。”张亮富说。
起初,鲜有人看好他规划的蜜蜂事业。“以前这里没有养蜜蜂的,所以很多人都不理解。”但这没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从最初20箱蜜蜂拓展到如今的2000箱,从一顶简陋的帐篷到现在初具规模的蜜蜂文化主题生态体验园,张亮富用了7年时间,让当地百姓看到了这项“甜蜜”事业带来的希望。
普巴占堆是在2021年与张亮富相识的。“当时我还不信,这小小的一箱蜜蜂能干啥。”但是挡不住亮富免费送的热情,他半信半疑把20箱蜜蜂搬回了村里。
“没想到养蜜蜂比外出打工赚钱。”普巴占堆满脸笑容,“今年我们主动来找亮富,乡里准备成立合作社,拿到了700箱蜜蜂,到年底差不多能有60万的收入。”
不仅是普巴占堆,很多周边县的百姓听说了这个事后也都蠢蠢欲动。其实,山南市政府早就看到蜜蜂产业大有前景,所以,积极搭建桥梁,探索建立“企业+农户”模式,引导百姓都参与进来。
“今年,我们和山南市的7个县展开了蜜蜂养殖合作,投放蜜蜂2000箱,建成 64个养蜂点,预计产值3200万元。到年底,村民分红预计能达到200余万元,可带动村民800—1000户。”张亮富信心满满,“以后会更多!”
张亮富在观察蜜蜂。 路家兴摄
提起养蜂人,总会将其与“追花逐蜜”这样浪漫的词汇联系起来。“但其实传统养蜂人很苦,苦在追着花期到处跑,不能照顾家里。”奔波多年,张亮富对这份艰辛深有体会。
“传统的蜜蜂养殖,如果需要学会,最短需要2—3年,学徒跟着师傅到处跑,按照这个模式,西藏纵然有独特的环境,老百姓几乎不可能参与进来。”张亮富说。所以,如何在西藏实现“躺平”养殖,让百姓轻松致富,成了过去几年他一直琢磨的大事儿。 为此,他把养蜂全过程分解为20多个步骤。“拆解中发现,其实,传统养蜂的核心是疾病控制、越冬、蜜蜂繁育以及生产等步骤,其余时候,只是在养蜂场进行日常照顾,不需要耗费太多心血。”
就这样,在2021年,张亮富团队与山南市三个县的34户老百姓开启新的合作模式。
“所有专业技术、营销部分我们来负责,老百姓只需要负责日常照顾,不让蜜蜂被水淹、被野生动物破坏、被牦牛撞翻,很好上手。”张亮富说。没想到,这一试点很快就成功了。仅在开花的6—8月,户均增收近2万元。
“在西藏,我们不再转地追求产量,而是定地养蜂,最大程度生产精品蜂蜜,用高品质高附加值来弥补产量的不足。因此,老百姓在家里就可以完成蜜蜂养殖,再渗透到每个养蜂场地。我们也鼓励老百姓种植更多的花,为蜜蜂提供饲料同时,无形中为美丽西藏建设锦上添花。”张亮富说。
当地百姓学习养蜂技术。 张慧龙摄
得到认可后张亮富干劲更足了。他在考虑下一步如何实现智慧生产。“传统养蜂靠经验、凭感觉,花费的时间长,对不懂蜜蜂的老百姓来说,最终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从今年开始,我们计划逐步试行智慧养蜂。在蜂箱中内置探头,这样一来,可在手机或者管理中心实时查看每箱蜜蜂的温度、湿度、重量变化、蜜蜂数量变化等参数,一方面养蜂学习就能得到更直观的数据和依据,另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有更深度的体验,从而打消对蜂蜜品质的顾虑。”对于这个计划,他信心满满。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最终形成一套西藏蜂蜜生产的专业标准,更好地指导生产,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打造西藏蜂蜜品牌。
为群众送蜜蜂。 张慧龙摄
这几天,普布占堆忙得不亦乐乎。刚为乡里争取到200箱蜜蜂的他,每天早早起来检查蜂箱是否完好,蜂王有没有跑出去,还要给村民教技术。“我的技术还不好,要多学。”他告诉记者,“不过,亮富每天都会给我通电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虽然忙,但每天听着老百姓跟自己分享养蜂故事,请教专业技术,张亮富的心里比蜜甜。他说:“在错那县,在山南的其他几个县,我们的蜜蜂产业刚刚落地,如果能帮助老百姓们在边境安居乐业,这是我最大的价值。小蜜蜂们的每一次采蜜都是‘巡边’,每一天酿蜜都是‘站岗’。”
对于未来发展,张亮富也有清晰的定位,以全产业链的模式,通过产学研以及农文旅融合,把产业做强做大,从而真正造福千家万户。“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把西藏蜂蜜打造成世界级品牌,打造成西藏的新名片。”张亮富说。
花开六月,韶光正好。张亮富和他的“蜜蜂战士”开启了守卫边疆甜蜜生活的新篇章。
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常听说一句话,那就是蜜蜂非常勤劳,但是蜜蜂是不是真的很勤劳,我想这点只有蜜蜂最清楚,当然,蜜蜂有自己的交流系统,从我们人类对蜜蜂的研究来说,蜜蜂的交流系统和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人类的交流系统,主要以语言来构成,但是蜜蜂
来源:人民网-西藏频道初夏时节,草长莺飞,雅砻大地,生机勃勃。进入六月,西藏山南市错那县觉拉乡的村民们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200箱乡村振兴蜜蜂。“去年亮富给我送了几箱蜜蜂,两个月就赚了8000元。今年我们大家都想养,其他村的也想养。
2月13日,来自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镇的养蜂人刘德成,在云南易门县林士桥村旁的养蜂房内自杀,随后该消息在养蜂人的圈子里流传。安传远看到刘德成自杀的消息后,心酸不己。刘德成面对的困境,普遍存在于目前在云南养蜂的群体中。他告诉记者,刘德成是个老实人
2018-10-11 20: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锦说起蜜蜂,很多人眼前就会浮现一个身穿护具,手拿蜂具的养蜂人形象,耳边也很有可能已经响起“嗡嗡嗡”的蜂鸣声了……在很多外行人看来,养蜂是种危险的职业:和成千上万的蜜蜂朝夕相处、野外
导读:其实对于养蜂人迁徙后,留下来的蜜蜂的命运,大多都是死亡的多,但是还是有部分可能会存活下来的,可以这么说,想要存活下来,蜜蜂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夜间迁徙蜜蜂就不会留下?其实这个问题蜂部落曾经写过,有网友说蜜蜂夜间都会回巢,只要我们在傍晚
对于冬天蜜蜂不产蜜,农村蜂农以什么为生的问题,从蜜蜂养殖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4个方面来考虑:1.不同行业的“冷冬期”2.蜜蜂的种类。3.养蜂人的工作形式。4.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不同行业的“冷冬期”从蜜蜂养殖这个行业来说,蜜蜂
导读:什么东西能把蜜蜂吸引在一起的问题,蜂部落认为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我们吸引的是什么蜜蜂,因为蜂群中的蜜蜂主要是工蜂,而我们想要吸引的蜜蜂可以分为散蜂和大量的蜜蜂三种情况,其实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已经证实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蜂人”现象,而集结散蜂
资金充裕,时间充足,包车旅游是西藏旅游最舒适的一种游玩方式。去西藏包车旅游需要了解费用要多少?还要了解包车方面的一些事宜,这篇文章就是介绍这些内容。了解西藏包车一天的价格需要多少,首先要清楚租用什么样的车型,不同的车型收费标准不一样。西藏的
因西藏地区独特的旅游状况,大部分旅游景点还是需要开车前往,到了西藏再包车自驾游的占大多数,下面针对旅游包车常发生的一些问题和误区,做一些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西藏旅游常见的出行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跟旅行团出行,优点是不用操心,费用较低(相
导读:刚出房的幼蜂是黄色,老蜂是黑色的是什么蜂种的问题,蜂部落认为这是我们对蜜蜂不了解的一种误解,或者就是我们的蜂种属于双色的蜂种,我们把黑色的当成了老蜂,黄色的当成了幼蜂。蜜蜂的颜色对于蜜蜂的颜色来说,一般常见的颜色为黄色(或者红色)、黑
相信蜜蜂我们都不陌生,而且很多朋友都有收捕野蜂的经历。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我们收捕野蜂,不是从洞里挖出来,而是蜜蜂在树上或者屋檐上之类的结团以后收捕的蜜蜂,收回家后发展起来总是很慢,需要较长时间蜂群才开始变大,蜂群中的蜂蜜才会变多。对于我们
导读:蜜蜂是不是分公母,产蜜的是公的还是母的以及怎么繁殖的问题,从蜜蜂的生物学特点来说,蜜蜂属于动物,也是有雌雄之分的,但是蜜蜂的生殖方式比较复杂,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而且在这两种生殖方式下都会产生后代,但是并不是每种生殖方式都能够
导读:关于冬天蜜蜂要怎么养护才能顺利越冬不逃跑的问题,蜂部落认为逃跑是蜜蜂养殖中不用考虑的问题,因为蜜蜂在冬天的时候是结团越冬的,连飞出蜂箱门都困难,更别说逃跑,所以冬天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不让蜜蜂冻死,蜂部落认为这是我们让蜜蜂顺利越冬的关
在养蜂过程中经常需要查蜂或者取蜜,为了方便,一般选择白天来进行。可是在白天蜜蜂活动时,如果开箱查看可能会引起盗蜂,育王时又怕查看打扰了处女王正常交尾,取蜜时有大量的蜂会抢入蜜桶里会淹死。这时可能有人就想,为什么不能在晚上进行呢?晚上开蜂箱确
导读:一直以来,很多没有养过蜜蜂的朋友都有一个好奇,那些养蜂人在蜂场中不穿戴任何防护设备也敢检查蜂群,而且很少被蜜蜂蜇,于是很多朋友不禁要问,是不是蜜蜂可以辨别养蜂人?如果蜜蜂拥有辨别人的能力,是不是说蜜蜂就可以当成宠物一样来进行饲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