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13:29:22 | 浏览:901
导读:在去年冬季的时候,贵州省铜仁市蜂友层咨询蜂部落小编关于蜂种引入的问题,当时蜂部落告知其最好引进本地蜂种,后在本地引入了100箱蜜蜂。就在昨日,蜂友再次联系蜂部落,称蜂群发生了集体飞逃事件,20多群蜜蜂集体飞逃形成乱蜂团,最后经过补救,剩余的蜜蜂只有3箱,一天损失蜜蜂17箱。蜂友以与蜂部落一个多小时的通话事件讲述了蜜蜂损失的全过程。蜂部落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事件,也给我们正在进行这种养殖方式的朋友们一些建议。
在通话中,蜂友告知了蜂种引入的蜂箱并非我们贵州省常用的十框标准箱,也不是传统的土养蜂箱,而是7框的蜂箱。很显然,贵州本地蜂种采用七框养殖的是几乎没有的,只要有这种蜂箱出现,蜂种未必就是本地蜂种,所以这种蜂种最大的可能来源是外省。
根据蜂友的介绍,该蜂种在四五脾的时候产生分蜂热,甚至两三脾蜂也分蜂,而且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样的分蜂群势,并不符合贵州本地蜜蜂的分蜂特点。贵州蜂种确实存在小群分蜂的现象,但是只是非常少的情况,一般都是七八脾开始分蜂,所以从分蜂性的角度来说,这批蜜蜂并非本地蜂种。
根据蜂友介绍,他的蜂场中发现了很多蜜蜂幼虫死亡现象,而且出现死亡的蜜蜂有白头现象。最明显的是蜂群中新脾没有出现死亡现象,而是老脾出现死亡现象。其实对蜜蜂养殖有点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这是典型的巢虫滋生现象。
蜜蜂出现飞逃,一种是自然分蜂,一种是管理不当造成的集体飞逃,根据蜂友的介绍,蜂群发生集体分蜂飞逃,形成了乱蜂团,其实这里面究竟是分蜂热引发还是巢虫引发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我们可以从这种情况来猜测,不管是分蜂热引发的集体出逃还是巢虫引发的集体出逃,最后都表明了一点,这种蜂种的分蜂性强于贵州本地中蜂。
第一:分蜂热会引发集体飞逃吗?
这是蜂友的猜测,蜂部落认为这种情况也会出现集体飞逃现象,如果多个蜂群都处在分蜂热阶段,几个蜂群同时分蜂,会引发已经有分蜂情绪的蜂群效仿,进行分蜂,形成乱蜂团的现象。
第二:蜜蜂集体飞逃
如果排除分蜂热的影响,蜜蜂长期遭受巢虫侵害,逃群情绪高,一旦有几个蜂群发生飞逃现象,也容易引发其它蜂群效仿,出现集体飞逃的情况。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分蜂热产生,那么情况可能更糟。
蜂部落前面已经介绍过,如果我们异地引入蜂种,从蜂种杂交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严重的问题是很多朋友并不是使用来杂交,而是转手甩卖,直接从外地低价购买蜂种,只要有钱赚,马上转手卖给需要的人,其实这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第一:养蜂人对蜜蜂习性不了解
就像上面说的,我们本地蜂种分蜂群势在七八脾左右,但是外地蜂种只有四五脾就分蜂,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大群非常容易在短时间集体分蜂,造成乱蜂团的现象。
第二:“水土不服”
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最简单的就是意蜂进入国内的问题,病虫害多于中蜂。而就从我们人的角度来说,低海拔地区的人到高海拔地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而蜜蜂从热带进入亚热带地区,必然也会有不适应,比如造成巢虫防御能力差,体质变差等情况,甚至把外地的蜜蜂疾病引入本地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从蜂种保护的角度来说,蜂部落认为我们引种还是要格外小心,尤其是这种跨区引种。
第三:养蜂人的技术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新养蜂的朋友很多是不知道蜂群的倒卖情况的,于是在购买蜂群以后,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只能参考本地的饲养方法,就如上面的例子,蜂群四五脾产生分蜂热,而我们本地七八脾才产生,如果我们硬是要求蜜蜂达到七八脾的蜂量,必然出现集体分蜂的现象产生。就巢虫来说,根据蜂友的介绍,他的蜂群中的巢虫也不算严重,但是还是出现了集体出逃或者集体分蜂现象,这说明异地蜂种想要适应本地气候,还是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从这位蜂友的情况来看,蜂部落认为这个过程是一个集体飞逃加集体分蜂的过程,因为蜂友介绍了蜂群中有很多蜂量是四五脾的,但是又有的蜂群两脾蜂也发生分蜂,就算是热带地区的蜂种,两脾蜂产生大量分蜂的可能也不大,所以蜂部落认为这是双重原因造成的,一是蜂种自身问题,二是巢虫太严重。
第一:遵循异地蜜蜂习性
如果我们引入了异地蜂种,在没有本地蜂种的辅助的情况下,建议按照引入蜂种区域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比如蜂种分蜂热的产生只有四五脾蜂,那么我们就按照四五脾蜂进行分蜂来饲养。但是这种养殖方法蜂部落认为在越冬的时候会很困难,毕竟热带的蜜蜂面对寒冷气候的反应是什么,我们并不清楚。
第二:变为本地蜜蜂
变为本地蜜蜂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在购买了异地蜂种以后,把蜂王全部换为本地蜂王,这样蜜蜂就能够快速适应本地气候了。
第三:部分换王
如果我们想要利用外地蜂王的优势,可以留下少量的蜂群,其它的全部更换,同时用外地蜂种的雄蜂或者蜂王与本地蜂种形成杂交,通过长时间的选育,选出适合本地饲养的蜂种。#谷丰计划#
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常听说一句话,那就是蜜蜂非常勤劳,但是蜜蜂是不是真的很勤劳,我想这点只有蜜蜂最清楚,当然,蜜蜂有自己的交流系统,从我们人类对蜜蜂的研究来说,蜜蜂的交流系统和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人类的交流系统,主要以语言来构成,但是蜜蜂
2月13日,来自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镇的养蜂人刘德成,在云南易门县林士桥村旁的养蜂房内自杀,随后该消息在养蜂人的圈子里流传。安传远看到刘德成自杀的消息后,心酸不己。刘德成面对的困境,普遍存在于目前在云南养蜂的群体中。他告诉记者,刘德成是个老实人
2018-10-11 20: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锦说起蜜蜂,很多人眼前就会浮现一个身穿护具,手拿蜂具的养蜂人形象,耳边也很有可能已经响起“嗡嗡嗡”的蜂鸣声了……在很多外行人看来,养蜂是种危险的职业:和成千上万的蜜蜂朝夕相处、野外
导读:其实对于养蜂人迁徙后,留下来的蜜蜂的命运,大多都是死亡的多,但是还是有部分可能会存活下来的,可以这么说,想要存活下来,蜜蜂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夜间迁徙蜜蜂就不会留下?其实这个问题蜂部落曾经写过,有网友说蜜蜂夜间都会回巢,只要我们在傍晚
对于冬天蜜蜂不产蜜,农村蜂农以什么为生的问题,从蜜蜂养殖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4个方面来考虑:1.不同行业的“冷冬期”2.蜜蜂的种类。3.养蜂人的工作形式。4.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不同行业的“冷冬期”从蜜蜂养殖这个行业来说,蜜蜂
导读:什么东西能把蜜蜂吸引在一起的问题,蜂部落认为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我们吸引的是什么蜜蜂,因为蜂群中的蜜蜂主要是工蜂,而我们想要吸引的蜜蜂可以分为散蜂和大量的蜜蜂三种情况,其实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已经证实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蜂人”现象,而集结散蜂
导读:刚出房的幼蜂是黄色,老蜂是黑色的是什么蜂种的问题,蜂部落认为这是我们对蜜蜂不了解的一种误解,或者就是我们的蜂种属于双色的蜂种,我们把黑色的当成了老蜂,黄色的当成了幼蜂。蜜蜂的颜色对于蜜蜂的颜色来说,一般常见的颜色为黄色(或者红色)、黑
相信蜜蜂我们都不陌生,而且很多朋友都有收捕野蜂的经历。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我们收捕野蜂,不是从洞里挖出来,而是蜜蜂在树上或者屋檐上之类的结团以后收捕的蜜蜂,收回家后发展起来总是很慢,需要较长时间蜂群才开始变大,蜂群中的蜂蜜才会变多。对于我们
导读:蜜蜂是不是分公母,产蜜的是公的还是母的以及怎么繁殖的问题,从蜜蜂的生物学特点来说,蜜蜂属于动物,也是有雌雄之分的,但是蜜蜂的生殖方式比较复杂,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而且在这两种生殖方式下都会产生后代,但是并不是每种生殖方式都能够
导读:关于冬天蜜蜂要怎么养护才能顺利越冬不逃跑的问题,蜂部落认为逃跑是蜜蜂养殖中不用考虑的问题,因为蜜蜂在冬天的时候是结团越冬的,连飞出蜂箱门都困难,更别说逃跑,所以冬天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不让蜜蜂冻死,蜂部落认为这是我们让蜜蜂顺利越冬的关
在养蜂过程中经常需要查蜂或者取蜜,为了方便,一般选择白天来进行。可是在白天蜜蜂活动时,如果开箱查看可能会引起盗蜂,育王时又怕查看打扰了处女王正常交尾,取蜜时有大量的蜂会抢入蜜桶里会淹死。这时可能有人就想,为什么不能在晚上进行呢?晚上开蜂箱确
导读:一直以来,很多没有养过蜜蜂的朋友都有一个好奇,那些养蜂人在蜂场中不穿戴任何防护设备也敢检查蜂群,而且很少被蜜蜂蜇,于是很多朋友不禁要问,是不是蜜蜂可以辨别养蜂人?如果蜜蜂拥有辨别人的能力,是不是说蜜蜂就可以当成宠物一样来进行饲养了呢?
随着蜜蜂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如今采用的现代化蜜蜂养殖,给蜜蜂喂养白糖已经成了一种标配,但是很多朋友又发现了问题,那就是明明看到养蜂人给蜜蜂喂了白糖,但是拿养蜂人的蜂蜜去检测又没有检测出白糖成分,很多消费者对此都不解,其实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
如今,在北方地区,其他人的蜜蜂仍然在巢中享用着蜜食,而在平度东葛街下的马村养蜂人张合福的蜜蜂从春节到现在一直很忙。蜜蜂们在占地100亩的温室大棚油桃基地里辛勤工作,桃花盛开着花园,蜜蜂在花丛中飞翔,为它们的花朵授粉。 “反季节”租赁蜜蜂今年
说起蜂蜜相信我们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今天的蜂蜜市场,很多朋友喜欢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蜂蜜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要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其实一点也不为过。不可否认,我国是全球第一蜂蜜大国,当然,蜂蜜的劣质问题也比较凸显,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喂养白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