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14:49:11 | 浏览:201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巳经陪伴了小蜜蜂十来年。记得当初无意间,飞来一群野蜜蜂,让我从此爱上了养蜂。养蜂不可无技术,于是我开始钻研各种养蜂技术和蜂群管理技术,同时也拜访了许多的养蜂师傅。不过这些养蜂师傅,大多只是和我分享一些皮毛的养蜂技术,深入的养蜂技术只字未提。直到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位资深的老农。他分享了一项自己珍藏多年的养蜂技术,如何持续维持蜜蜂强群的技术。里面一共有3个步骤。
主副群搭配,是很多养蜂人惯用的手法。但是大多使用在补助弱群,让弱群快速发展起来。而老农的主副群搭配,是让强群更强大,还能够高产蜂蜜和维持强群。
具体的做法
1.春天主副群同时更换新蜂王,新蜂王大产后,给强群添加巢础,让蜂群造脾。把造好的巢脾调给弱群的新蜂王产卵,再给强群重新加入一张巢础,让蜂群继续造脾。
2.弱群蜂王产满新巢脾后,把新巢脾还给强群。等新脾封盖后,再将强群的老巢脾,调一张给弱群,同时给强群再加入一张巢础,让蜂群继续造脾。
蜂群强大以后,会出现一个瓶颈期,此时如果外界粉蜜源植物丰富的话,会出现分蜂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更换一只优质的新蜂王。强群更换新蜂王,不仅可以持续发展壮大蜂群,还能预防和消除分蜂热,同时也是老农多年养蜂心得,当然更换优质的新蜂王很重要。
更换新蜂王以后,新蜂王前期会有十几天产卵缓慢期,此时一定要利用好主副群搭配,把副群的幼虫调过来给强群抚育,然后把强群的无子或者少子的巢脾,调给弱群产子。这样操作蜂群更稳定。还有一点,如果是采用介成熟王台,来更换新蜂王,那更要注意主副群搭配,以防蜂群在这一段空卵期衰退下来。虽然说新蜂王交尾成功后,会快速发展蜂群,但是最少需要二十天,新蜂王才能出现暴产卵的状态。二十天也就相当于少出一批蜂子,这其实就巳经是衰退了。因此我们想要持续维持强大的蜂群,还需要防衰退。
持续维持蜜蜂强群的重点是:主副群搭配,一定要让蜂群快速发展起,不浪费宝贵的春季时间。而强群换新王,一定要采用优质的新蜂王,最起码应该采用,能维持强群老种王的后代。还有蜂群防衰退,重点是在空卵期,一定要调入卵虫脾,千万不能让内勤蜂空闲下来。
资深老农分享的这项,如何持续维持蜜蜂强群技术,是老农几十年的养蜂经验所得。老农如此慷慨的分享自己珍藏的养蜂技术给我们,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
图片来自正版图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谷丰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巳经陪伴了小蜜蜂十来年。记得当初无意间,飞来一群野蜜蜂,让我从此爱上了养蜂。养蜂不可无技术,于是我开始钻研各种养蜂技术和蜂群管理技术,同时也拜访了许多的养蜂师傅。不过这些养蜂师傅,大多只是和我分享一些皮毛的养蜂技术,深
导读:怎样使10箱蜂发展到200箱的问题,蜂部落认为最重要的是养殖经验充足,对于蜜蜂养殖来说,如果有经验,一箱蜂发展到一百箱蜂也不难,如果没有经验,把两百箱蜂养到一箱都不剩也是非常简单的。所以蜂部落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养殖技术的问题。那么究
导读:有天然的山林资源,各种花草树木,是不是可以在农村发展蜜蜂养殖,应该怎么操作的问题。就上面的这些条件来说,蜂部落认为养殖蜜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也应该考虑一些其它条件,比如当地的气候特点,蜜源的连贯性等,然后选择适合的蜂种进行养殖,蜂
导读:现在养蜂怎么样,想学习养蜂又不知道去哪里弄蜂种,有没有可以销售蜂种又可以教学的地方的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复杂,蜂部落总结下来为现在养蜂人的前景如何,有没有销售蜂种带有教学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分开看这个问题。现在养殖蜜蜂怎么样?对于
来源:【中国农网】4月9日,湖北省养蜂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术交流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中国养蜂学会、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湖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湖北省乡村发展协会,湖北养蜂学会理事会会员单位,相关养蜂企业、合作社
每一个行业中总是有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能,就像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可以影响至今一样。养蜂也是一样,在蜂部落看来,养蜂业上也有自己的“四大发明”,这“四大发明”当数饲喂、分蜂、介王、育王,尤其是人工育王,这对于养蜂业来说可算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蜜蜂积极健康,蜂蜜收成好,养蜂人的成本和时间精力投入少;这是判断一个人到底蜜蜂养得好不好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听蜂之语看来,这三个基本要素对应的就有三个基本的养蜂技术,要想把蜜蜂养好就需要熟练掌握。一、箱外看蜂的技术。养蜂讲究多看少动,这样才有
蜂箱的基本结构,现代蜂箱主要在巢箱和浅继箱的尺寸以及蜂路上是上蜂路还是下蜂路上有所不同。关于上蜂路蜂箱和下蜂路蜂箱哪个更好,一直存在很多的争议,我必须承认,我不认为它是个多大的事儿,只要箱体之间有个有单个的蜂路,怎么排列都是一样的,至少蜜蜂
自从意蜂进入中国以来,活框养殖技术在中国兴起,同时中国的蜜蜂产业也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成为世界上蜜蜂数量和蜂产品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由于活框养殖技术的成熟,蜜蜂产量逐年增加,社会对于蜂蜜质量问题也产生了巨大争议,就目前来说,真正养蜂人实际上赚
养蜂要有技术,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现在的养蜂技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让养蜂新人们不知从何学起。养蜂本来就是实践技术,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蜂群状态,进行合适的管理,才能让蜂群良好发展。没有哪一种养蜂技术能适合任何蜂群,再好的养蜂技术
导读:其实对于蜂王来说,一般是不容易逃跑的,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蜂王离开蜂巢都不是蜂王自愿的,而是工蜂的逼迫。那么我们看看在哪些情况下蜂王会离开蜂箱,离开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的养蜂是不是有影响。蜂王离开蜂箱的情况虽然蜂王是不轻易离开蜂箱的,但是
导读:关于夏天收蜂怎样养的问题,蜂部落认为应该结合夏天的特殊气候和蜜蜂越夏的需求来综合分析,让我们在收捕蜂群后让蜜蜂迅速安静下来,同时还要能够适应夏天的气候条件。一般来说,夏天蜜蜂分蜂的可能性已经不大,除了一些蜜源比较充足、气候又比较好的地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雀巢致力于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并发布了《净零碳排放路线图》。雀巢承诺,无论雀巢的业务增长多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将最终实现净零。”3月28日,2023年雀巢大中华大区可持续发展日在瑞士驻华大使馆举办。雀巢集团
夏天已经正式到来,高温炎热成为常态。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殖蜜蜂,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蜂王丢失的问题。蜂群失去蜂王,最大的问题就是出现工蜂产卵的现象,养蜂人称之为“工产”。工产,表示蜂群已经走入绝境,无法自行解救,这时,就需要养蜂人进行人工救群。虽然
巢门是指:蜂群与外界相连的通道,它是蜜蜂活动最频繁的通道。每一群蜜蜂都需要至少一个巢门,野外生存的野蜂巢甚至有多个巢门通道。在人工养殖的蜂群里,通常有两个巢门,但是平时只开一个巢门。巢门的管理对人工养殖的蜂群来说特别重要,可惜好多养蜂人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