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15:29:18 | 浏览:1204
老养蜂人都明白,养殖蜜蜂讲究密集,常年能做到蜂多于脾,蜜蜂的发展都不会差。蜂群密集不是问题,但是蜜蜂发展有阶段性,养蜂人不可能做到一年四季蜂群都在增长,所以养蜂专家们就提出了2松2紧的养蜂法。什么是2松2紧的养蜂法呢?这还得从蜜蜂的繁殖期、大流蜜期和衰退期讲起。
蜜蜂每年都会经历四个时期:
1、快速发展期
2、普通发展期
3、大流蜜期
4、衰退蜂期
快速发展期,养蜂人称为人工繁殖期。繁殖期过后,蜂群会迎来第一波丰收期,也叫大流蜜期。连续采蜜后,蜜蜂会进入全年第一次衰退期,养蜂人称为度夏。在度夏期间,蜜蜂老去大于出生,造成退蜂现象。度过艰难的高温时期,蜜蜂再次回到繁殖期,新一轮的蜜蜂大发展,又开始上演了。蜂群壮大后,继续进入采蜜期,直到天气开始寒冷,最后再次进入衰退期,养蜂人称为越冬。地区不同花期不同,4个时期有所不同,但夏热冬冷衰退期,是固定季节。
蜜蜂“松”的养殖管理是指:巢脾上的蜂量较为疏松,蜂量不密集,但并不稀少,蜂与脾的关系为蜂脾相称。
进入度夏衰退时期,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涨,为了增强散热效果和避免热伤,同时延长蜜蜂的寿命,蜂量可以采用疏松,蜂脾相称的方式,来进行养殖管理。这样可以减缓蜜蜂衰退的速度,这是第1个松的养殖管理。
普通繁殖蜜蜂时期,为了养育更多的幼虫,充分发挥蜂群的哺育能力,通过适当增加巢脾,来调整蜂虫比例,从而增加繁殖的目的,所以采用蜂量疏松,蜂脾相称的方式,来进行养殖管理。这是第2个松的养殖管理。
蜜蜂“紧”的养殖管理是指:巢脾上的蜂量充足并且密集,每一张巢脾上都有大量的蜜蜂,蜂与脾的关系为蜂多于脾。
进入越冬期直到春繁结束,天气寒冷,气温不稳定,常常出现寒流。为了防止寒伤,增强保温效果,蜂量应该采用密集,保持蜂多于脾,来进行蜂群养殖管理。春繁时期,更是要撤掉老旧空脾,使蜜蜂更好的调控巢内温度,培育第一批更健康强壮的新蜂。这第1个紧的养殖管理。
大流蜜期来临时,蜂群的主要任务是生产蜂蜜。适当控制巢脾量,使蜜蜂密集,可以降低蜜蜂育虫负担,同时提高蜂蜜的酿造速度,集中“蜂力”突击采集蜂蜜,不会浪费采集时间,从而达到高产蜂蜜。所以采用紧蜂方式,保持蜂多于脾,来养殖管理蜂群。这是第2个紧的管理养殖。
总结:从越冬开始,蜂群采用蜂多于脾,蜂量密集的养殖管理。春繁期间不可贪脾,等蜂量上来后,适当增加巢脾,让蜜蜂继续繁殖。大流蜜期到来时,提前调整蜂群,甚至可以合并蜂群,组织采集群来突击采集蜂蜜,但蜂量要充足,蜂脾不可多放。进入度夏时期,蜂群调整为蜂脾相称,适当疏松蜂量。其它普通繁蜂时期,都采用疏松蜂量,来养殖管理蜂群。切记:养蜜蜂,要灵活多变,不可一成不变。
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常听说一句话,那就是蜜蜂非常勤劳,但是蜜蜂是不是真的很勤劳,我想这点只有蜜蜂最清楚,当然,蜜蜂有自己的交流系统,从我们人类对蜜蜂的研究来说,蜜蜂的交流系统和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人类的交流系统,主要以语言来构成,但是蜜蜂
导读:有天然的山林资源,各种花草树木,是不是可以在农村发展蜜蜂养殖,应该怎么操作的问题。就上面的这些条件来说,蜂部落认为养殖蜜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也应该考虑一些其它条件,比如当地的气候特点,蜜源的连贯性等,然后选择适合的蜂种进行养殖,蜂
导读:现在养蜂怎么样,想学习养蜂又不知道去哪里弄蜂种,有没有可以销售蜂种又可以教学的地方的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复杂,蜂部落总结下来为现在养蜂人的前景如何,有没有销售蜂种带有教学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分开看这个问题。现在养殖蜜蜂怎么样?对于
导读:关于蜜蜂的行为特点是什么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看蜜蜂的品种,蜜蜂品种不同,其行为特点也有差异,就算是同一个蜂种,不同的类型其行为特点也会略有差异,总体上来说,蜜蜂的生活习性还是比较类似的,一般我们国家目前养殖最多的就是中蜂和意蜂,蜂部落就
导读:蜜蜂怕不怕冷的问题,必然是怕冷的,只是说蜜蜂随着种类的不同和区域的不同怕冷程度不一样而已,关于这点其实养蜂人是最清楚的,只要是养蜂的人都知道,蜜蜂日常管理中有两个季节比较难管理,其中就包含了冬季,因为冬季要给蜜蜂越冬,这也充分说明了一
老养蜂人都明白,养殖蜜蜂讲究密集,常年能做到蜂多于脾,蜜蜂的发展都不会差。蜂群密集不是问题,但是蜜蜂发展有阶段性,养蜂人不可能做到一年四季蜂群都在增长,所以养蜂专家们就提出了2松2紧的养蜂法。什么是2松2紧的养蜂法呢?这还得从蜜蜂的繁殖期、
导读:关于养蜂是固定式好还是流动式好的问题,蜂部落认为应该根据蜜蜂的种类、养蜂环境、养蜂目的三个因素来确定,应该说各有各的好吧,我们分别来看看。蜜蜂的种类因为现在养殖的蜜蜂就是意蜂和中蜂,中蜂和意蜂的差别在于中蜂在采蜜上的差别在于中蜂善于利
导读:关于蜜蜂放在二楼养殖会不会太高的问题,蜂部落认为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放蜂箱,避免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蜂群不安,引发蜜蜂逃群的现象。大环境要求对于我们在二楼养蜂来说,蜂部落认为首先要大环境适合,虽然说城市养蜂有利有弊,
导读:关于家庭养蜂场怎样才能办好的问题,蜂部落认为应该从我们养蜂的目的来看,目前国内家庭养蜂模式并不是没有,可以说大多数的养蜂场都是家庭模式,只是我们应该从销售和品牌的角度考虑,如何把家庭养蜂场办好,毕竟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充分考虑适
导读:蜜蜂箱怎么制作才好的问题,蜂部落认为应该根据自己养蜂的模式和所在的地方来看,还有就是自己所具备的技能,虽然说蜂箱的制作不难,但是也需要相应的专业设备,简单的蜂箱我们可以自己制作,复杂的想要自己制作还是比较困难。蜂箱的种类目前蜜蜂箱的种
常常有新手养蜂人问闽南蜂哥,为什么蜜蜂不好养,总是越养越少,有的蜂群甚至整群飞逃,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养蜂人不懂得科学养蜂,不懂得科学管理蜂群。那养蜂人应该如果科学养殖蜜蜂呢?只要做好这3方面,养好蜜蜂指日可待。一、科学选择场地蜜蜂养殖
土专家,一个褒贬不一的名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称呼。最近闽南蜂哥又遇到了土专家了,经过交流和实地养殖,一项被土专家瞧不起的养蜂法,却被业余养蜂人,玩出了新高度。这到底是怎么样的养蜂法呢?为什么会被土专家瞧不起呢?几年前的相遇土
关于在一定区域内养蜂是不是越多收蜜越少的问题,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既然区域是固定的,那么相对来说在这个固定的区域内的蜜源也是固定的,而蜜蜂需要的蜜源看似无限,但是蜜蜂的采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想要搞清楚在一定区域内养殖蜜蜂
2月13日,来自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镇的养蜂人刘德成,在云南易门县林士桥村旁的养蜂房内自杀,随后该消息在养蜂人的圈子里流传。安传远看到刘德成自杀的消息后,心酸不己。刘德成面对的困境,普遍存在于目前在云南养蜂的群体中。他告诉记者,刘德成是个老实人
2018-10-11 20: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锦说起蜜蜂,很多人眼前就会浮现一个身穿护具,手拿蜂具的养蜂人形象,耳边也很有可能已经响起“嗡嗡嗡”的蜂鸣声了……在很多外行人看来,养蜂是种危险的职业:和成千上万的蜜蜂朝夕相处、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