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16:06:52 | 浏览:1270
我们都知道,蜜蜂是一种从野生蜜蜂驯养过来的昆虫,现在人工养殖的蜜蜂,我们都知道多数是在方形的箱子里面养殖,其群势大小几乎一样。
野生的蜜蜂可能见过的朋友并不多,但是野生的蜜蜂被新闻报道出来的比较多,而且在农村也有大量采用土法养殖的蜜蜂,其群势可以说是远远大于现在人工养殖的蜜蜂。
从现代化蜜蜂养殖的情况来看,其实养蜂人养殖蜜蜂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蜂群很大,这对于一个蜂群来说,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但是不管我们采用了多先进的技术,现在人工养殖的蜜蜂,群势就是不如野外的蜜蜂,就算是西方蜜蜂,如果要真的算起来,想要达到野生的中华蜂超强群的群势也比较困难。
按理说现在的养蜂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各种设备都很先进,人工养殖的蜜蜂,按理说群势可以轻松超越野生的蜜蜂,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家养的蜜蜂群势总是跟不上野生的蜜蜂呢?我们今天就来认真的分析这个问题。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看野生蜜蜂变为家养蜜蜂以后发生的变化,从现代化的蜜蜂养殖来说,其实我们可以总结为三个变化。
第一:蜂窝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华蜜蜂的养殖分为土养和活框养殖,土养严格来说算不上是现代化的蜜蜂养殖,只能算是传统的蜜蜂养殖,是一种仿野生的养殖方式,活框养殖才是真正的蜜蜂的现代化养殖,而活框养殖和野生蜜蜂的区别,蜂箱就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因为野生的蜜蜂是自己寻找洞穴筑巢生存,家养的蜜蜂则是根据人们对蜜蜂的研究制造出来的标准大小的蜂箱,这是蜂窝上的区别。
第二:巢脾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野外的蜜蜂是有巢脾的,我们家养的也有,但是实际上巢脾是发生了变化的,野外的蜜蜂的巢脾,一般是内大外小,而且是扇形的,整个巢穴呈现的是一个半球形,而家养的蜜蜂则内外大小一样,整个巢穴呈现的是一个长方体状,这是家养蜜蜂和野生蜜蜂蜂窝的区别。
第三: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对于野生的蜜蜂来说,我们都知道并不受到人的干预,而蜜蜂具有适应一个地方的能力,只要在一个地方长期养殖,蜜蜂就可以养成对某个地区气候相符的习性,然后长期的在这个地方繁衍下去,如果这个地方气候变得恶劣,蜜蜂还有可能发生迁徙。
家养的蜜蜂完全忽略了野生蜜蜂的习性,而是把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作为蜜蜂养殖的标准,实际上,中华蜜蜂对气候的适应,变化是非常微妙的,甚至有可能山上和山下的蜜蜂,其习性也会因为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而野生的蜜蜂,什么时候采蜜、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秋繁、什么时候越冬,都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而人工养殖的蜜蜂,为了获得最大利益,通常会人为的控温、喂养,让蜜蜂改变野生的习性,提前或者延迟工作,以此来达到养蜂人获得大量蜜蜂和蜂蜜的目的。
其实通过上面的3个事实和家养的蜜蜂群势总是不如野生蜜蜂我们都大致可以猜到,家养的蜜蜂很委屈,否则家养的蜜蜂群势应该早就超过了野生的蜜蜂,而且蜂部落小编认为这里很多人对蜜蜂的“勤劳”是有误解的。
关于蜜蜂的勤劳问题,蜂部落小编曾经专门的说过这个问题,蜜蜂的勤劳,只不过是为了求生,曾经有一个实验就是这么做的,把一些生活在四季分明的地方的蜜蜂,放到另外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生活,几年以后,曾经在四季分明的地方很勤劳的蜜蜂,变懒了。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蜜蜂的本性实际上不勤劳,严格来说只是危机感强,因为蜜蜂的食物非常特殊,是花蜜酿造而成,而花蜜的量实在太小,蜜蜂为了避免在雨天和冬天以及没有蜜源的时间没有吃的,只有在外面四处开花的时候大量采蜜、酿造蜂蜜,以免外面没有花蜜的时候找不到吃的,由此可知,蜜蜂的勤劳是我们人类认为的。
那么为什么说家养的蜜蜂很委屈呢?别看我们人工养殖的蜜蜂准备了宫殿式的蜂窝,还连基本的“建筑”(巢础)都有了,下雨的时候还可以喂点白糖水,可以说是有了养蜂人,蜜蜂再也不用风餐露宿了,实际上呢?蜜蜂憋屈得要命。
对于野生的蜜蜂来说,其实野生蜜蜂的工作强度并不大,如果一个地方适合蜜蜂生存,蜜蜂也愿意在这个地方生存,至少这个地方一年有两个主要蜜源,而一个蜂群如果不受人的干扰,有两个主要蜜源,加上零星蜜源,蜜蜂可以在大流蜜期大量的存储蜂蜜,其他时间采集零星蜜源,然后小日子可以过得悠哉悠哉的。
不错!家养的蜜蜂确实蜂窝好,还冬天有养蜂人辅助保暖,蜂窝里面没有吃的了养蜂人可能还会喂点白糖水,看起来挺不错,但是实际上是这样的。
养蜂人在蜜蜂存储了较多蜂蜜的时候,把蜂蜜取走,蜜蜂看到蜂窝里面没有蜂蜜了,拼命的飞出去采蜜,当蜂蜜看着有了一点,又被养蜂人取走,到了秋季的时候感觉天气越来越冷了,由于储蜜不多,养蜂人取蜜也变少,不想在冬天将要来临的时候,养蜂人索性一下取光蜂窝中的蜂蜜,然后大量的喂养白糖水。
蜜蜂是吃花蜜的,搞了半天到头来一年到头蜂蜜都被养蜂人取走,就连过冬的时候仅存的一点蜂蜜都被养蜂人挖走,还大量的喂养白糖水,让蜜蜂在短时间存储“蜂蜜”过冬。
从全年来说,野生的蜜蜂可以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调整工作时间,根据蜂群中蜂蜜的存储情况,中途说不定还有几个小长假,而人工养殖以后,天天只看到养蜂人取蜜,主要是一年下来蜜蜂只是在大量采蜜期间吃到一点真正的蜂蜜,其他大部分时间吃的还是养蜂人喂养的白糖水,你说蜜蜂憋屈不憋屈?
我们都知道,蜜蜂是一种从野生蜜蜂驯养过来的昆虫,现在人工养殖的蜜蜂,我们都知道多数是在方形的箱子里面养殖,其群势大小几乎一样。野生的蜜蜂可能见过的朋友并不多,但是野生的蜜蜂被新闻报道出来的比较多,而且在农村也有大量采用土法养殖的蜜蜂,其群势
前段时间浏览蜜蜂论坛的时候突然看到蜂友提起一种蜂箱——沉盖式蜂箱,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我国针对中蜂生物学特性研发了许多种蜂箱,笔者也略有涉猎,如中标十框箱、GN式蜂箱、FWF型蜂箱、从化式蜂箱、高仄式蜂箱等,但却从未听说过沉盖式蜂箱,不由地激
蜂群的繁殖发展离不开适宜的巢温,以及外界丰富的蜜源,同时,还需要养蜂人对于蜂群繁殖发展的管理技巧,所以,蜂王产卵的温度在32度左右与36度左右,蜂群中心位置能够达到适宜的繁殖温度,能够满足蜂群哺育蜂儿的适宜温度,养蜂人在饲养蜂群的过程中,为
桐油刷涂木材,是木材常见的防腐、防水处理方式。蜂箱大都用木材制作,因为桐油刷蜂箱,对蜜蜂安全,危害小,意蜂适应力强,除了煮蜡,桐油是另一种保护蜂箱的方式。在蜂箱外表层,桐油可以形成一种油膜,防止水份浸湿蜂箱内层,而且外层的桐油膜,变相加固蜂
看过蜂部落文章的朋友可能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管是分蜂还是诱蜂,蜂部落都建议朋友们使用旧蜂箱,原因是新的蜂箱容易有异味,导致我们分出的或者抓来的蜜蜂逃跑,但是在蜂部落这样说的时候评论区又有朋友提出了疑问,新养蜂的朋友,哪来的旧蜂箱?这个
随着各地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就算是很多边远山区也能够很轻松的购买到优质的养蜂用具。在过去,由于山区物流滞后,蜂箱大多由养蜂人自己制作,由于对蜜蜂习性不了解,导致很多养蜂人收到蜜蜂以后蜜蜂也会逃跑,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蜂箱的处理不足,其中最
导读:空蜂箱如何引来蜜蜂,放了很多蜂箱却没有一箱进蜂的问题,蜂部落认为可以从蜂种、蜂箱的处理、蜂箱放置的位置、季节几个因素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都会对我们诱蜂有影响,我们具体来看看该怎么处理。蜂种从蜂种来说,其实我们最熟悉的蜜蜂就是中蜂和意蜂
导读:关于中蜂用什么箱子养殖好,煮蜡标准箱也出现逃蜂的问题,蜂部落认为采用标准箱出现逃蜂的问题是会出现,但是未必是蜂箱自身的问题,而是我们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蜜蜂逃跑,当然,蜂箱也有可能,但是蜂部落认为蜂箱引发蜜蜂逃跑的可能不大。
自流蜜蜂箱不是专业养蜂人感兴趣的蜂箱,单价很高,不适合专业养蜂人采购。它适用于那些只是把养蜂当做一种爱好,为了自我满足,不计成本,在养蜂方面没有金钱问题或不担心经济收益的人。自流蜜蜂箱如何工作?自流蜜蜂箱的关键特征是自动流蜜的巢框设计,它和
如今已经是蜜蜂分蜂的关键时间,很多地方蜜蜂都在陆陆续续的开始出现分家的情况。对于我们有经验的朋友来说,由于对蜜蜂了解,往往可以通过蜜蜂的变化来判断蜜蜂分家的时候,从而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蜜蜂发生自然分蜂带来的损失。而我们没有经验的朋友由于不会
现在广大偏远山区农村还是保留着原始的蜜蜂养殖方式,就地取材,用干枯的原木掏空树心做成蜂箱,也有用木板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蜂箱,木工好些的会用木板做成圆筒蜂箱。但是不管用哪种蜂箱养蜜蜂,都是为了让蜜蜂能住的舒适,让蜜蜂能安心筑巢育子采蜜,
导读:关于蜜蜂要怎么引入蜂箱的问题,蜂部落认为至少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诱蜂的情况,二是收蜂的情况。诱蜂一般诱蜂都采用诱蜂桶,可以直接用蜂桶就可以。这里主要看我们习惯用哪一种蜂桶,如果是采用土法饲养,直接将准备好的蜂桶进行涂蜡,放在蜜蜂可能
自从活框养殖技术传到我国,我国蜂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蜂农在实践养蜂中不断地革新养蜂技术,创造切合实际的养蜂机具。这不,近几年又有新型蜂箱横空出世——水泥蜂箱,不过对于水泥材质的蜂箱是否适合养蜂,许多蜂友应该还是有所疑惑。那么下面笔者将总
关于刚刚换下的蜂箱,为什么会又来一窝蜜蜂的问题,蜂部落认为这主要是满足了野生蜜蜂寻找新的住址的需求,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当地的野生蜜蜂资源丰富或者当地的养蜂人多。蜜蜂会选择什么样的地点筑巢?对于蜜蜂来说,如果是我们的蜂箱引诱来的,一般都是中蜂,
1.0厚板42的蜜蜂箱只卖33块一个,这只是街上的价格,很多朋友问,还有其它东西送吗?这肯定是没有的,就是一个单箱。如果是我这边的话直接上街买,他是做好的,如果是邮寄的话是散装发货不包运的。这1.0厚板箱一般在哪些地方用才是最合适的呢?那些